
20 3 月 怎麼委託最划算?2025全台律師費用行情看這篇就夠!
Last Updated on 17 4 月, 2025 by 法巢
律師費怎麼算?委任前一定要知道的關鍵觀念
律師費用的結構與差異常讓民眾一頭霧水,甚至不同律師、不同行政區、不同案件類型,費用可能差距數倍。因此我們建議事前了解律師的行情與計費方式,不但有助於安排您的預算,也可以在委任過程中與律師建立清楚的溝通與信任,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爭議。
打官司一定是收固定費用嗎?
很多人以為「打官司就收固定價錢」,但實際上,律師會依案件複雜程度、所需投入時間、人力資源與專業判斷來訂價。例如同樣是離婚案件,單純協議與涉及財產爭奪、家暴或跨國婚姻的案件,其價格就可能差數倍。
認識委託流程與價格範圍,才不會吃虧
儘管多數有誠信的律師事務所在委任前後,通常都會和當事人充分溝通服務內容與費用細節,但我們仍建議當事人能對各階段的服務內容與收費有基本了解,如此不僅能更有把握地依案件需求做出最合適的選擇,也能保障雙方權益,避免日後因溝通落差而產生誤會或爭議。
不是亂喊價!律師費用是怎麼訂出來的?
影響律師費用的關鍵因素包括:
- 律師個人條件:知名度、執業經驗、專業能力等。
- 案件本身的特性:複雜度、難易度、預期所需時間與投入精力。
- 開庭地點:與律師事務所距離越遠,交通與時間成本也會反映在報價中。
- 專業領域差異:不同類型律師(如刑事、家事、民事、不動產、商事)依其專業與案件類型,收費標準亦不同。
- 服務內容與品質:費用高低常與服務細節成正比,例如:
- 收費較低時,可能僅提供 2~4 頁簡略書狀;
- 而負責任、處理完整的律師,往往會撰寫 8~10 頁以上的完整書狀,對案件結果有更正面影響。
家事案件會如何收費?
收費模式說明:按件 vs. 按時計
在家事案件中,律師常見的收費模式有兩種:
- 按件計費:一次談好整個案件的處理費用,適用於內容單純、流程明確的案件,如離婚協議書、監護權協商。
- 按時計費:依律師實際處理案件所花的時間收費,適合案件變動大、訴訟可能延長的情況。
不同收費模式各有適用情境,但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律師都會在正式接案前先與當事人進行初步諮詢與案情評估,協助判斷該案件適合以何種收費方式進行。以下將說明常見的家事案件收費項目與行情,讓當事人在委任律師前有更明確的參考依據。

1. 諮詢費
律師諮詢費通常以小時計費,這是最常見的方式。正式接案前,律師會先與當事人進行法律諮詢,了解案件內容、分析案情難度、評估可能發展,並擬定初步訴訟策略。
市面上的律師諮詢費依照律師經驗、名氣、專業領域與案件複雜度而異,價格範圍如下:
律師類型 | 收費標準(每小時) |
---|---|
新進律師 (執業年資較短、剛入行的律師) | 約 2,000~3,000 元 |
資深執業律師 (執業多年,具有豐富經驗與專業能力) | 約 5,000~10,000 元 |
明星律師 (高知名度、大型事務所合夥人、事務所負責人) | 約 10,000~30,000 元,甚至更高 |
此外,不同律師事務所可能有固定費率(如 30 分鐘或 1 小時標準價)或收取緊急加價費用(如夜間、假日諮詢)。
2. 鐘點費用:
這種計費方式是依律師實際處理案件所花費的時間進行計價,包含但不限於:
•案件研究時數
•書狀撰寫時數
•協商、調解、開會時數
•出庭或陪同洽談的時間
常見費率為每小時 2,000~10,000 元,依律師的經驗與專業程度調整。明星律師或大型事務所合夥人亦可能超過此範圍。
3. 書狀費用:
律師提供的書狀服務包含:
• 律師函、存證信函、起訴狀、答辯狀、抗告狀、上訴狀
• 協議書、和解書、離婚協議書等合約文書
此類服務可用鐘點費方式計算,但大多會採案件計價制,以整份文件報價,常見收費約為 15,000~60,000 元,視案件複雜度與律師評估而定。
4. 單次出庭費用:
律師出庭並不只是單純為當事人問答、辯護,有經驗的律師會在開庭前做足功課,用大量的實務判例資料再集結法律專業經驗去影響法官的認知以及判決結果。
律師的單次出庭費用通常依據鐘點費方式計算,包含:
•案件了解
•訴訟策略擬定
•開庭答辯與詰問
•判例與法律資料的研究與準備
當事人可要求律師提供工作明細,了解律師在每階段處理的事項與時間分配。
常見範圍為 12,000~30,000 元/次。如按時數計價,則約每小時 2,000~12,000 元。
多數情況下,仍建議當事人以整個審級委任律師,這樣相較於單次出庭的計費方式更為划算。審級費用將於下方說明。
5. 審級費用:
台灣採三審制,法院審級分為:
1. 地方法院(第一審)
2. 高等法院(第二審)
3. 最高法院(第三審)
而「以審級計費」是最常見的律師訴訟收費方式。所謂「審級」,是指法院從案件受理、書狀遞交、調解協商、出庭辯護、到法院作出判決為止的完整訴訟階段。
換句話說,一個審級就涵蓋了整個訴訟過程,包括:
•書狀準備與撰寫(如起訴狀、答辯狀等)
•訴訟策略的擬定與調整
•法庭辯護、開庭應對
•與法官、對造的應訊與法律攻防
不過,並非所有案件都會進入第三審。以民事案件為例,若訴訟標的金額未達新台幣 150 萬元,案件通常在高等法院(二審)就會終結。只有特定案件(如標的金額較高、或涉及法律爭議)才會進入最高法院。
每審級都需重新委任律師
以「審級」為計費單位,代表每一個審級都是獨立的訴訟階段,即使是委任同一位律師,進入下一審級時也需重新簽訂委任契約並支付律師費。因為每一審級所需的法律工作量、訴訟策略、法院程序皆不同,律師也會依據該審級的狀況重新規劃訴訟內容。
舉例來說:
若當事人委任律師處理第一審(地方法院),並於判決後決定上訴至第二審(高等法院),即便是繼續與同一位律師合作,也需另行洽談報價並簽約。
也由於每個審級的收費會因案件類型、複雜程度、律師經驗而有所不同,會約落在新台幣 70,000~200,000 元之間
6. 法律顧問費用:
法律顧問服務分為個人與企業型,收費模式多元:
•時數制計價:如每年委任 24 小時起跳
•包月 / 包年顧問:提供日常法律諮詢與簡易契約審閱服務
•若另有訴訟委任,顧問客戶多可享較優惠的訴訟收費
7. 約定後酬:
約定後酬是指當事人與律師約定,如前期委任費給的較少,而在案件結束後另外給予律師的獎金,通常都是以案件勝訴後獲取的利益或金錢並依比例來計算,這部分就是要看當事人跟律師間怎麼約定了。
但需注意根據《律師倫理規範》第35條規定 家事離婚案件、少年案件、刑事案件律師必須明定律師費用,不得收取後酬。
(以上價格為市場參考行情,實際收費仍以各律師評估為準)
律師費用怎麼給付?
律師費該何時支付?
大多數律師會在簽訂委任契約後收取全額律師費。這是為了確保案件在進行中,律師能專心投入工作,而不需擔憂費用遭拖欠或糾紛。
律師的工作包含大量無形勞務(如資料研究、擬狀、判例調查),這些心力與時間往往在案件尚未開庭前即已投入,因此一般建議一次付清,以尊重專業勞務並避免後續爭議。
律師費用可以分期付款嗎?
若當事人有經濟困難,可與律師協商分期付款的方式。有些事務所會視情況提供彈性付款選項,具體可行方案應與律師或其事務所直接洽談確認。
法巢離婚家事法律師也接受信用卡付款或分期。
律師費用好貴可以殺價嗎?
不建議當事人隨意與律師殺價。律師報價是經過對案件的工時與風險精算後得出的成本價。若強行壓低價格,律師可能只能投入有限時間與心力,進而影響案件品質。
舉例來說: 起訴狀對案件影響重大,甚至會左右法官觀感與判決方向。一份細緻完整的起訴狀可能需 8~10 頁內容,若費用壓得太低,律師可能僅能提供 2~3 頁簡略書狀,對當事人並不見得划算。
律師也是人,也只有 24 小時能用。付出合理酬勞,才能期待對方投入相應的專業與熱情。
與律師討論價格並不失禮,但應著重於「您能接受的預算」與「案件合理投入」,而非單純壓低費用。
如何分辨律師好壞?
專業律師的思考流程是什麼?
有些律師尚未了解案件全貌就快速回覆「可以打贏」並報價,這其實需要當心。因為真正專業的律師會:
•仔細閱讀當事人提供的資料
•了解案件背景與細節
•擬定初步策略
•然後再提出報價與建議
這樣的流程不僅代表專業,也關乎未來訴訟策略的完整與可行性。
看是否專辦家事案件,是否有公開經驗或口碑
可從律師網站、律師公會、社群評價或法律諮詢平台查看評價與專業領域。
初次諮詢過程中是否耐心、清楚、實話實說
一位值得信賴的律師,會在諮詢時誠實說明案件風險與可行性,不過度承諾結果。
是否提供白紙黑字報價與完整契約內容
重視程序與透明的律師,通常會主動提供委任書、費用明細與收據,保障雙方權利。
怎麼委託才划算?省錢不等於品質差!
避開過度包裝的「免費法律諮詢」陷阱
有些打著免費諮詢的名號,實際上僅做簡短諮詢並強推委任,反而無法獲得實質幫助。
法巢離婚律師並不會強求當事人一定要委任我們進入訴訟程序,而是會在了解當事人目前的情況與需求後,評估是否能透過協商、第三方溝通、甚至心理諮商等方式先行處理。如果非必要,我們不會建議當事人一開始就進入訴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衝突與費用。
先諮詢、再比價:怎麼比才有用?
比價不是只看價格,更重要的是瞭解所包含服務、後續是否會追加費用,以及律師處理案件的策略。
在與律師進行諮詢時,專業的律師會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資訊,分析目前局面最合適的處理方式。若案件有協商空間,我們會先建議以低衝突的方式處理;若協商失敗,最終可能進入訴訟階段,我們也會預先說明未來可能的訴訟風險與發展方向,協助當事人做出最清楚的選擇。
訂立書面委任契約的重點條款
如收費明細、出庭次數、服務期限、追加費用條件等都應明確寫入,避免糾紛。這些條款都會在委任前與當事人逐一說明,確認當事人已充分理解並同意後,才會進行正式簽署契約,確保雙方權益。
可考慮的替代方案:法扶、民代法律諮詢服務
若經濟有困難,可向法扶申請補助,或留意各地民意代表(如立法委員、地方議員)服務處是否定期提供免費法律諮詢,這些資源多由配合律師輪值,亦可做為初步諮詢與了解案件方向的管道。
委託前必問清楚的 5 個問題

- 是否專辦家事案件?
- 收費明細能否書面提供?
- 是否含出庭、書狀等內容?
- 若案件進展有變,是否會重新估價?
- 是否願意簽訂委任契約書?
找到適合您的律師,才是真正的划算
選擇律師時,價格從來不是唯一的考量,更重要的是這筆費用是否能為您帶來「實質價值」。一位有經驗、溝通順暢、曾處理過類似案件的律師,能在複雜情況下迅速掌握重點,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更能預測風險、提前布局,協助您避免冗長訴訟與不必要的花費。
反之,若只著重在低價選擇,可能會遇到回覆慢、策略不清、處理草率等問題,不但增加心理壓力,也可能延誤訴訟時機、錯失勝訴機會,最終反而付出更高代價。
與律師的合作關係,建立在信任與清楚溝通之上。當您能充分說明自身需求、預算與期待,律師才能依據現實條件提供務實建議,幫助您理性面對人生的每個轉折點。
👉 想進一步了解案件方向,或評估是否需要律師協助?歡迎聯絡法巢離婚律師,預約免費法律諮詢,我們將協助您從理解現況開始,找到最適合的解法。